顺盈娱乐平台登录|《湘江文艺》2021年第4期|范亚湘:数风流人物

顺盈快讯:

范亚湘,现为长沙某媒体副刊负责人,已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近200万字。

数风流人物(报告文学)

文/范亚湘

1925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沁园春·长沙》;1936年,毛泽东在北国雪原写下《沁园春·雪》,他用如椽大笔和盖世豪情,为锦绣河山敷染诗画一体的瑰丽色彩,洋溢着蓬勃向上的革命情怀和独领风骚之美。的确,毛泽东就是风流人物,就是一首波澜壮阔、鸿篇巨制的诗,是那样豪迈,那样轩昂!

今日长沙,一派春意盎然。橘子洲上的花儿竞相绽放,幻化成人间灿烂的光彩。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湘江之水缓缓而来,巨大的青年毛泽东雕像下,一群学子正在诵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让古城长沙熠熠生辉,也让橘子洲头家喻户晓。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橘子洲这座湘江上的江心小岛,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古代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就指这里。远在唐代,橘子洲便盛产南橘,杜甫曾有诗云:“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学子们铿锵有力、声音如洪的朗诵,无不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幅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画卷徐徐展开……顺盈娱乐

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表明,毛泽东成为中国革命的舵手,中国人民的领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历史之所以选择他,是因为他的实力、他的毅力、他的魄力、他的“眼力”,当然,还有他的魅力、他的诗情。

或许离别和重游最能调动思绪,挥洒诗意。

《尚书·舜典》云:“诗言志,歌永言。”早在少年时期,毛泽东就热爱文学,常写诗“言志”。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临行前的夜晚,他改写了日本僧人月性的一首诗留赠父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鸿鹄一飞,便有千里之志。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毛泽东因极力主张开展农民运动与陈独秀意见相佐,在这次会议上,新选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名单中没有他。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人生之路并不平坦。但他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而不为各种艰难困苦所滞,并以其坚忍不拔的耐力、愈挫愈奋的毅力和绝处逢生的智慧走出险关,成就伟业。顺盈娱乐

中共四大中央执委落选,32岁的毛泽东并没有因此而消沉。2月初,毛泽东带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回到韶山。这是他离开韶山外出求学和革命后第十一次回家乡,虽是经党中央批准回乡养病,实则他还想利用这次机会,在家乡点燃农民运动之火。毛泽东在韶山一面休养,一面调查农村情况,用走亲访友等方式,广泛接触农民、进步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士绅,从创办农民夜校入手,“放火烧荒”,半年时间内,就建立了20多个秘密农民协会。

1925年6月的一个夜晚,一盏油灯照亮了韶山冲,毛泽东在自家的阁楼上主持了毛新梅、李耿侯、钟志申、庞叔侃等4人的入党仪式。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支部诞生了,韶山农民从此有了主心骨。

入夏,韶山大旱。正值青黄不接之时,地方豪绅却囤积居奇,乘机抬高米价。土豪劣绅成胥生为了牟取暴利,乘夜把谷米偷运出境……毛泽东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农民兵分两路:一路与成胥生当面谈判,要求平粜;一路发动数百人,手执火把,肩扛梭镖、短棍,奔赴码头阻禁谷米起运。

迫于人多势大,成胥生不得不开仓平粜。事后,成胥生对毛泽东恨之入骨,密报军阀赵恒惕:毛泽东在韶山一带组织“过激党”,煽动农民造反。赵恒惕一听,这还了得!随即电令:“迅速派兵,就地正法,清除心腹之患!”顺盈娱乐

幸好,当时在湘潭县知事公署当议员的开明绅士郭麓宾发现了这份密令,连夜报信给毛泽东。本来要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不慌不忙地吃了碗开水泡饭,坐着弟媳王淑兰雇来的轿子,装扮成郎中悄然离开了韶山,回到了他熟悉的长沙。

晚秋时节,橘子洲的橘树上缀满了一盏盏小红灯笼,密密匝匝的橘子把树枝压弯了腰。身着长衫,手握书卷的毛泽东傲然屹立于橘子洲头,萧萧的风吹得他青丝散逸,衣袂飘飘。岳麓山上白云悠悠,橘子洲头碧水盈盈,秋江如练,一路北去。毛泽东凝视着远山、江水,激情壮怀,诗意飞扬,他时而仰天长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而慨然畅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秋是寂寥的时节,欧阳修一篇《秋声赋》,写尽了秋的悲凉。然而,秋亦是收获的季节,有人感受到了秋的丰硕,看见了秋的希望。刘禹锡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苏轼亦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更有甚者,在寒冷的深秋里,品出了火热的青春和梦想:“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刚从韶山来到长沙,现又即将离别长沙而去广州,比湘江更加宽阔、湍急的珠江在等着他“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不禁浮想联翩,一口气吟出了《沁园春·长沙》。顺盈娱乐

1958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自注中说:“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首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毛泽东的锻炼项目有很多,但他最爱的还是游泳。湖南一师毗邻湘江,湘江穿长沙城而过,江宽水畅,是天然的游泳场。那时,毛泽东时常约二三好友到湘江中流击水,还在学校组织了一个有近百人参加的游泳队,晚饭后到湘江里痛痛快快地搏击浪花。

这次,毛泽东南下广州是去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亦是到广袤无垠的大江大河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前路忽明忽暗,毛泽东深切地意识到了肩上的使命和担当。

毛泽东对广州并不陌生。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作为党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且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局秘书,直接协助陈独秀主持中央工作。

中共三大上,毛泽东郑重地提出了农民的问题,并负责起草《农民问题决议案》。毛泽东在《农民问题决议案》一文中指出:“由于种种压迫,农民自然发生一种反抗的精神,各地农民之抗租、抗税的暴动,即其明证。故我党第三次大会决议,认为有结合小农佃户及雇工,以反抗牵制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打倒军阀及贪官污吏,反抗地痞劣绅,以保护农民之利益,而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必要。”顺盈娱乐

若干年后,张国焘回忆,毛泽东在中共三大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农民运动,是“这个农家子弟对于中共极大的贡献”。

是的,谁不为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叹服?谁不为毛泽东的洞悉中国感佩?

毛泽东青年时期就开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曾经通过游学等方式深入穷苦人家、田间地头。1920年3月,毛泽东在致周世钊的信中指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施的调查,及研究。”在这里,毛泽东把调查研究、通晓国情作为改造中国之起点。

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他真情实意地体恤农民、敬畏农民,对农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毛泽东在寻找中国革命力量时,如果说1924年前对工人关注较多的话,那么,1925年后则将目光主要聚焦于农民。毛泽东曾对一个友人说,还在湖南一师读书时,他就怀有一个梦想:要让全中国的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顺盈娱乐

就在吟出《沁园春·长沙》后不久,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后来成为《毛泽东选集》的首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通过对各阶级的革命态度及形成原因的透彻分析,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而认识到中国农村所蕴藏的革命力量,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堪称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一篇光辉著作。

《湘中记》载,古时“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一滴、两滴,无数滴水从湘江之源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岭那密密麻麻的斑竹林里渗透出来,汇聚成涓涓小溪。万山难挡一溪奔,清澈的溪水从深涧沟壑迸溅而出,济潇湘,越洞庭,入长江,汇大海。

当年,屈原放逐潇湘,喟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贾谊羁留湘江,感叹“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杜甫漂零湘江,慨叹“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千年之后,毛泽东屹立橘子洲头,直面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发出振聋发聩的诘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何不与“贾生涕”一脉相承?

“中华儿女多奇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毛泽东的人生志愿是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毛泽东年谱》上说,毛泽东受母亲影响,幼年曾信佛。到了1921年,满江流淌着诗的湘江,将一个佛性少年锻造成一个笃信共产主义的革命青年。“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再到1925年,毛泽东弄潮湘江,不但成了一名挥动丹青妙笔、豪迈脱俗的诗人,而且成了一位点燃星星之火、叱咤风云的革命领袖。顺盈娱乐

是湘江成就了《沁园春·长沙》,更是湘江成就了青年毛泽东!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从一个“挥斥方遒”的热血青年到一个成熟的革命领袖,是一个不断求索、遇难涉险、九死一生的过程。探寻这个过程,就会发现,毛泽东抓住了历史给他的每一次机遇。无论是读书、教书,还是创立团体、组织活动、宣传鼓动,他莫不是为实现“救国救民”之志而行动,既有运筹帷幄、经天纬地,又有临危不惧、不屈不挠,更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顺盈娱乐注册:www.so2348.com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为了“救苍生”“换新天”,一步一个足印,一步一个崭新的境界,如他的诗一样,惊天地、泣鬼神!

在黔北名城遵义,老城子尹路上有一幢坐北朝南、临街而立的两层灰砖小楼。1935年1月,这幢楼里召开的一次会议改变了毛泽东的命运,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顺盈娱乐

毛泽东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命运紧紧相连。在这次被称为“生死攸关之转折点”的会议上,实际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领导。可以说,从《沁园春·长沙》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10年时间,毛泽东一直在努力探寻解决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谁主沉浮”这个博大之问。

现在,毛泽东已有了眉目,而且越来越清晰可触,这就是遵义会议带来的可喜变化:中国共产党甩掉共产国际的“拐杖”,开始独立自主地走中国道路,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

1935年3月至5月,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红军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随后,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胜利会师。

短暂的欢庆过后,巨大的隐患暴露了出来。红一方面军已同国民党军队苦战了八九个月,疲师远道而来,急需获得战友们的支持和帮助。但是,张国焘却凭借手上人多枪多,“神气活现”地向党要权,拒绝统一行动。这无疑是在处境艰难的红一方面军的脊背后,又狠狠地插了一刀。

后来,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坦陈,在与张国焘逃跑主义、分裂主义进行斗争,并险些遭遇兵强马壮的红四方面军挟持的那段时光,是自己“最为黑暗的日子”。顺盈娱乐

好在明察秋毫的毛泽东很快就识破了张国焘的险恶用心,毫不犹豫地率红一、三军团不辞而别,星夜兼程,挺进陕北。

其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抗日,顺利到达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

好似谁猛然摇动了天上的玉树琼花,一连几天,大雪纷飞,亮晶晶的雪花瓣儿或飞翔或盘旋,密密匝匝,漫天狂舞。天地之间,仿佛成了一幅巨大的雪帘,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闪着寒冷的银光。

不管多么艰难、忙碌,只要有一丝闲暇,毛泽东总爱借山水来呈现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想,寄托对壮美山河的壮怀雅趣,表达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崇高理想。每到一地,毛泽东都会走进自然、拥抱自然,以“山”记史,以“山”言志,以“山”造境。似乎任何一种景致都能唤起他的想象、激活他的思维,文采斐然之诗喷涌而出。

晨曦微露,骤雪初霁!毛泽东一手拄着一根棍子,一手叉腰,伫立在白雪覆盖的一座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荡气回肠之词:顺盈娱乐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虽然《沁园春·雪》已横空出世,但人们读到之时却是在9年以后。1945年8月,毛泽东飞赴重庆和谈,他将《沁园春·雪》抄赠给著名诗人柳亚子。“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柳亚子无不佩服,极力推荐:“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11月14日,《新民报·晚刊》刊发了《沁园春·雪》,同时,编辑吴祖光加了一段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沁园春·雪》甫一公开,即刻在重庆引发轰动,据说国民党对此颇不甘心,直接与毛泽东展开“词争”,组织了30多首用毛泽东这首词的原韵写下的《沁园春》,企图将毛泽东的磅礴气势打“压下去”,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徒劳。顺盈娱乐

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采、风格。而这些无不为表象,唯有境界才是质地,是根本。毛泽东之非凡境界,可以从他丰沛淋漓的两首《沁园春》词中感觉得到,似滚滚的长江、黄河之水,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震撼之问,也是回答,激荡在人们心中,可称世纪回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其激流勇进、勇毅当先的青春锐气回答了这个属于中国的世纪之问。1925年毛泽东写下《沁园春·长沙》,他心中装着一个“湘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北国风光写得宏伟壮阔、大气磅礴。“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赋予雪山雪原以生命活力和人格意志,雄浑气概跃然纸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纵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畅想风流人物。1936年,毛泽东写下《沁园春·雪》,融景、论、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感情奔放,胸襟放逸,是毛泽东诗词豪放风格的杰作。这个时候,他心中装着一个“北国”。

“湘江”“北国”,这是毛泽东诗词的两个独特意象、境界。毛泽东的意志伟岸如山,心胸坦荡如野,他所抒发的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河之色、个人之情,而是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党和人民、人生与哲学、斗争与胜利的思想内涵,是哲学化的诗,也是诗化的哲学;是政治的诗,也是诗的政治。顺盈娱乐

青山作证,江河作证,历史作证,人民作证。

新中国成立后,有研究者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的档案中,发现了一篇署名为毛泽东的中学作文文稿。这是迄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毛泽东中学时代作文手稿,也是唯一留存的毛泽东最早的、最完整的手迹。

这篇名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是1912年6月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作文比赛的优胜作品。这篇文言文中,毛泽东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利国富民的改革抱负,无不令阅卷老师柳潜拍案叫绝,喜不自禁地在这篇400多字的作文上作了六个眉批,还破例在文章之后写了一个总评。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毛泽东不仅在作文中实切社会立论,还表现出很高的文史造诣,笔锋犀利,见解独到,少年意气跃然而出。难怪,柳潜在批注中断言毛泽东是“伟大之器”,日后必将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就。

往事并非如烟。从“湘江”到“北国”,柳潜盛赞的“伟大之器”俨然已淬炼成型,似烈火淬金,让人们体验到一股雄阔的精神锋芒,是如此诚心正意,如此确切不移!顺盈娱乐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之势,是诗人之外的功夫,是诗人的胸中之气、行事之势。气势断不可强造假为,得有大思想、真见识。不管是情胜于理,还是理胜于情,吟咏赋诗,说到底就是在拼思想,拼情怀。只有像毛泽东这样纵横捭阖,借历史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抒己之见,才能做到情理交融,天人合一。显然,毛泽东的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他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结晶。劳其心,履其险,砺其志,成其业,然后发而为诗。

1927年1月,在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的陪同下,毛泽东踏上了回韶山考察农运的征程。毛泽东走村串户,所到之处各祠堂庙宇都已成了农民协会会址。农民协会组织农民修塘、修坝、禁烟、禁贴、办农民夜校等,韶山仿若已是农民的天下。

1月7日, 毛泽东来到了自家祖居地附近的毛震公祠。当地百姓闻知,早就摆好了30多桌酒席,为他接风洗尘。席间,毛泽东看到很多熟悉的妇女面孔,高兴地说:“过去妇女受到的压迫最深,除了跟男人同样受政权、族权、神权的压迫外,还多了一层夫权压迫的苦楚。过去不让妇女进祠堂吃酒。今日妇女解放了,应该请你们坐头席才是。”顺盈娱乐

同时, 毛泽东还高度赞扬了韶山农民的革命精神,号召他们进一步团结起来,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他慷慨激昂地说:“我搞革命是为了无产阶级事业,我所爱、所交的朋友都是穿草鞋的没有钱的穷人。我们的革命还才开始,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还得三四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也不回韶山来了!”

32年后,毛泽东再次回到了故乡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首次回乡,欣然写下《七律·到韶山》,以表达对家乡、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毛泽东还在这首诗的题记中特别写道:“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这是毛泽东的浪漫想象,也是他的现实愿景。走出韶山,毛泽东写诗言志;回到韶山,毛泽东写诗抒怀。毛泽东天生就是一个诗人,骨子里畅流着诗情,一举手一投足,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诗的气质,诗的雄奇!的确,毛泽东就是风流人物,就是一首波澜壮阔、鸿篇巨制的诗,是那样豪迈,那样轩昂!

当年,毛泽东不仅独立橘子洲头观壮阔秋景,惆怅中国前途谁主沉浮;他还登临黄鹤楼,排解大革命失败后的苍凉心境,“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在危局中毅然奋起;“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带着农民兄弟上山闹革命。至此,毛泽东戎马倥偬,横槊赋诗。他遥望黄洋界,聆听报道敌军宵遁的隆隆炮声;他直下龙岩上杭,沉浸于分田分地真忙的畅快;他奔走在广昌路上,迸发雪里行军情更迫的豪放;他凝视大柏地的前村壁弹洞,回想当年鏖战急的弥漫硝烟;他登上会昌城外高峰,深情礼赞风景这边独好!顺盈娱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的“得意之作”四渡赤水,以“走”制敌,似一首浩然的诗,行云流水,出神入化,纵横飘逸于云贵高原的山水之间。故而,他越过娄山关,油然而生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顿悟;他仰望莽苍雪峰,誓言剑劈昆仑而达成环球同此凉热;他攀上六盘山高峰,望断南飞雁,挥洒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他目光如炬,极目远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豪气干云的毛泽东放声高歌,高亢清越之声穿透苍穹,像一只雄鹰,翱翔在茫茫雪原之上。

太阳升腾了起来,闪耀着喷薄四射的光芒!

这是天寒地冻中万千生灵的温暖之光,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曙光!顺盈娱乐

顺盈:www.so2348.com

相关文章

2168525397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